智能合约ERC历程

熟悉区块链的朋友应该知道,最开始的区块链只支持币交易,也就是链只能用来发币,而不能做一些特殊的交易。直到区块链支持智能合约后,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才得以指数扩展。

如果把比特币看作区块链 1.0 时代的开端,智能合约则是区块链 2.0 的代表性产物。

从第一个区块链网络比特币开始,逐渐出现了类似的区块链,如莱特币和狗币等,但究其本质都是通过加密货币进行全球的点对点支付。

然后以太坊横空出世,改变了加密货币的主要用途,“币”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,“币”主要是为了助推基于区块链网络搭建的应用和协议的交易和运作。通过以太坊的智能合约,开发者可以创建各种形式的独立数字资产,这些数字资产以程序约定的形式存在于以太坊中。我们称这些数字资产为代币。

任何新生事物一开始都是混沌的状态,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流程,直到历经矛盾碰撞后,才会逐渐形成标准,并推广开。

如以太坊等区块链,提出了EIP规范,其中以太坊核心开发者约定了创建代币、智能合约、应用程序、钱包格式等技术标准,即ERC标准。ERC标准逐渐被应用到各种区块链环境,已成为区块链行业的一种共识。

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主流的ERC标准有哪些。

目前主流的ERC代币标准有ERC20、ERC721、ERC1155、ERC3525等,那这些ERC主要是干什么的呢。

ERC20:同质化代币标准。利用ERC20代币标准,开发者可为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或协议创建可替代的 / 同质化代币。以 UNI 这样的加密资产为例,每一种此类代币都是同质化的,因为一个 UNI 代币始终等于任何其他 UNI 代币。这意味着您可以一比一交换上述代币。您拥有哪个 UNI 并不重要,因为它们的基础价值始终与所有其他 UNI 代币相同。

ERC721:非同质化代币标准。随着区块链的用途越来越广泛,需要对区块链上的唯一数据进行代币化并表示。 由此便引入了 ERC721 代币标准。利用 ERC721 标准,您可以创建非同质化代币,即每个代币都具有独特价值,代表可验证的唯一数字对象。假设您想在区块链上表示一件数字艺术品,您可以用 ERC721 标准代币来创建 NFT 艺术作品。 这个数字艺术作品的 NFT 可轻松证明该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及其所有权记录。

ERC1155:多重代币标准。ERC20 和 ERC721 的问题在于,它们仅允许一个智能合约支持单一类型的同质化或非同质化代币。 由此 ERC1155 代币标准应运而生,让以太坊开发者能够使用同一标准创建同质化和非同质化的代币。

ERC3525:半匀质化代币标准。ERC3525 标准定义了一类新型的数字资产,这种数字资产与 ERC721 标准兼容,具有唯一 ID 和可视化外观,但比起ERC721,其可拆分、可合并、可计算。同时,ERC3525 还具有账户特征,可以容纳其他数字资产,如 ERC20 通证、NFT 等,并支持在若干 SFT 之间的转账操作。ERC3525 特别适合用来描述金融工具、数字票证、数字合同等高级数字资产。如金融市场中的债券,我的十张 1000 元债券就等同于一张 10000 元大债券。

目前的数字藏品市场,主要采用ERC721或ERC1155实现非同质化代币标准。